发表时间: 2025-01-29 08:32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识,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
你是否曾有过这样一种感觉:平时不觉得不适,但一旦活动量稍大,就开始觉得气喘、胸闷,甚至觉得心跳不规律?如果这些症状已经出现,那么你可要引起注意了。
我在医院的日常工作中,经常接触到不同类型的心脏病患者,有些人到我诊所时,已经是病情比较严重的阶段,而回顾他们的病史,往往发现他们曾经忽略过一些细微的症状。
如果你在日常生活中发现了以下这些症状,可能意味着你的心脏病已经进入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阶段,抓紧控制,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很多患者在病情加重的早期,并不会感觉到明显的疼痛或剧烈的不适,反而是感觉到一种持续的、没有明确原因的疲劳感。
你可能会发现,平时走路或爬楼梯时感觉力不从心,动不动就想休息,这并不像是普通的劳累,而是一种深层次的能量透支。
你可能会以为是工作太累、睡得不够好,但这种疲劳感可能正是心脏病恶化的一个征兆。
有一位患者,每次我看她时,她总是说自己最近特别累,晚上睡不着,白天即便休息过后依旧觉得没精神,她的症状开始并不明显,她曾多次忽视,认为可能是工作压力大、作息不规律导致的。
然而,当我们做了详细的心脏检查后才发现,她的心脏功能已经在悄悄地下降,心脏的泵血能力大大减弱,导致血液流动不畅,氧气供应不足,这就直接引发了她的持续疲劳感。
医学研究表明,心脏病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就是无力感,这种无力感并非简单的体力不支,而是因为心脏供血不足,导致全身各个器官得不到足够的氧气和营养。
当你的身体没有得到足够的氧气支持时,就会感到无法恢复的疲倦。
临床数据显示,约有70%的心脏病患者在病情加重时,都会有类似的疲劳症状,这通常会在心脏功能下降10%-20%后变得明显。
有些心脏病患者常常感到呼吸急促,尤其是在活动稍大一点时,这种感觉会变得更加明显,刚开始的时候,可能只是爬楼梯或快速走路时会感觉有些喘不过气。
逐渐地,连坐着的时候,呼吸也会变得困难,很多患者在初期可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认为只是简单的体力问题,忽视了背后潜藏的严重健康风险。
我曾接诊过一位中年患者,平时工作压力大,时间安排得非常紧凑,每当他忙碌一天后,回到家里,他就开始感到气喘吁吁,即使坐在沙发上休息一会儿,呼吸依旧不畅,偶尔还会感到胸部有点紧。
他初步检查的时候,并没有明显的心脏病症状,医生只是给他开了点缓解压力的药物,然而,当病情没有得到及时控制时,呼吸困难的症状逐渐加重,甚至发展到休息时也时常感到胸闷和心跳不规律。
最终,他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赶紧做了更详细的检查,结果发现自己已经出现了心脏衰竭的征兆。
这位患者的症状恰恰说明了心脏功能下降的一个重要信号,医学上称之为“心源性呼吸困难”,是心脏病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
当心脏无法有效地泵送血液时,血液和氧气的供应就会受到影响,导致身体各个部位,特别是肺部的氧气交换出现问题,从而引发呼吸急促。
当你发现自己在日常活动中出现这种情况时,应该及时就医,进行心脏功能评估和检查。
有些心脏病患者,尤其是患有冠心病、心律失常等疾病的患者,会常常感觉到心跳不规律,心跳不规律往往表现为心跳忽快忽慢,或者出现停顿感。
刚开始的时候,很多患者可能会觉得心跳加速是一种正常的反应,或者当时心情不好、压力大才会发生,殊不知,这种“不规律”的心跳其实是心脏病恶化的一个警告。
有一一位老年男性患者,他患有高血压病史,平时不太注意锻炼和饮食控制,他最开始的症状是偶尔出现心跳加速,但没有特别严重的感觉,只是有时在晚上躺下时会感到心脏“跳得很快”。
他并没有多加重视,认为这只是年龄大了,心脏的负担增加,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开始出现了明显的心跳不规律,时常感觉到心脏有时跳得很快,有时又跳得很慢,甚至有时候像是停顿了一下。
最终,他的症状越来越严重,且伴随出现了头晕、乏力等症状,做了心脏检查后,发现他的心脏功能已处于衰竭阶段。
在医学上,心跳不规律的现象被称为“心律失常”,心律失常往往是由心脏病引发的,它会影响心脏的正常泵血功能,进而导致血液循环不畅。
患者感受到的心跳不规律,通常表现为心悸、心跳过快、过慢或者出现间歇性的停顿,这个症状如果不及时得到控制,可能会导致更严重的心脏衰竭。
因此,当心脏病患者发现自己有心跳不规律时,必须尽早就医,进行专业治疗。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晚上频繁起夜只是因为喝水太多,或者是年纪大了,膀胱功能衰退,但在心脏病患者中,这个症状背后往往隐藏着更加复杂的心脏问题。
夜间频繁起夜可能是因为心脏病已经开始影响肾脏和循环系统,导致身体无法有效调节体内的液体平衡,从而引发多尿的现象。
我曾经接诊过一位女性患者,她年约五十多岁,患有高血压多年,她平时工作忙碌,生活不规律,也没有注意到自己的一些健康小问题。
突然有一天,她开始发现自己晚上睡觉时总是频繁起夜,起初她并未在意,认为是自己喝水多了,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她每晚需要起夜三四次,且总是感到下半身浮肿。
做了相关检查后,发现她的心脏功能已经开始受到影响,导致了体液的积聚和多尿现象的出现。
这种现象其实是心脏病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被称为“夜间尿多”,它发生的原因是由于心脏无法有效地将血液泵送到身体各个部位,导致血液在下肢积聚。
白天症状不明显,但一到晚上,水分开始回流到上半身,肾脏就会开始排出这些多余的水分,从而引发夜间多尿,这也是心脏病加重的信号,应该引起患者的足够重视。
心脏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出现这些症状时,绝不能掉以轻心,无论是疲劳感、呼吸急促、心跳不规律,还是夜间频繁起夜,这些都可能是心脏病恶化的表现。
如果你发现自己有类似的症状,最好及时去医院做全面检查,确保早期发现并处理问题,越早采取措施,越能有效控制病情,避免更多的并发症和风险。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身体不适,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关于心脏病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1]范庆成,孙冠军,倪子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炎症因子与其症状及预后关系分析[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