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5-01-24 16:32
群体效应
群体认知的六个维度:你就是群体里的普通人
个体有认知,群体也有认知。很多时候,个体到了群体之中后,会放弃、隐藏或丢失自我认知,然后依赖和认同群体的观念和行动,形成群体认知。
你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你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处于什么样的群体,就会习惯于那个群体的风格和习惯。
群体认知有其内在逻辑,其中环境、平台、服从权威、集体迷思、乌合之众以及羊群效应这六个维度,以独特的方式塑造着群体的思维和行为模式。
一、环境
环境,指的是群体所置身其中的外部条件总和,包括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经济环境等。它如同一个巨大的熔炉,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群体的认知。例如,生活在资源丰富的平原地区的群体,可能形成相对开放和包容的认知风格,因为他们所处的环境提供了丰富的物产和便利的交流条件;而生活在资源匮乏、交通闭塞的山区的群体,其认知可能更倾向于保守和自给自足,对外部世界的了解和接纳相对有限。
你到北大清华的教室里看看,学生们个个挑灯夜学,你再到三本学校里看看,学生们大多在挑灯夜玩。我这里没有鄙视青年人的意思,但确实以上现象是普遍的。
环境塑造群体行为,群体行为反过来又塑造环境,从而让群体有了不一样的认知方式和反应。
二、平台
平台,简单来说就是人们活动和交流的特定场所或领域。不同的平台,人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不一样。政府强调权力,企业强调利润。
不同的平台具有各自独特的规则、价值取向和目标追求,从而导致人们在不同平台上展现出截然不同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政府机构中的群体,人们想着权力、层级和命令,对外表现出高人一等的平台特征。想一想你对警察的印象是什么?是不是板着面孔,牛哄哄的样子?企业群体所谈所想的是金钱、人脉、资源,对政府官员表现出求人办事的样子,对内扣得紧,对外竭力表现出气势。
自古以来,平台比什么都重要。不同的平台,含金量不同,不同层级的平台,重要性不同。如果有机会,先到好的平台去。即使是凤尾,也比鸡头前景广阔。
三、服从权威
服从权威,意味着在群体中,个体倾向于听从那些被认为具有更高地位、知识或经验的人的指示和决策。比方说,我们听见“专家”的名头,就愿意相信他;我们看见穿制服的人,就往往会服从他们的指令。服从权威容易导致对权威的盲从,个体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甚至在权威出现错误时也盲目跟从。
针对权威偏误,要有“挑战权威”的意识,就是说,你要分清楚你服从权威,是因为他的专业水准,还是仅仅因为他的身份。
团队迷思
四、集体迷思
集体迷思,是指群体在决策过程中,为了追求一致和和谐,而忽视或压抑不同的观点和信息,导致做出不全面或错误的决策。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企业内部的决策会议,如果高层领导强烈倾向于某个方案,其他成员可能为了避免冲突而不敢提出反对意见,即使他们内心有所疑虑。
在《清晰思考的艺术》一书中,作者提出“团体迷思”。一个精英组成的高级智囊团队,有时候反而会犯一些低级错误,比如1961年美国入侵古巴的猪湾事件和2001年瑞士航空公司的倒闭事件,这两个案例,都是精英团队做出错误决策导致失败。心理学认为,当你处在一个精英团队里,讨论一件事的时候,如果大家都同意,那很可能你有反对意见也不敢提了,因为大家都是精英嘛,这么多精英都认为对的事,那怎么可能错呢?而其实,别人很可能也是这么想的,这就是为什么一帮聪明人在一起,可能反而会办蠢事,因为来自群体和权威的双重压力,让人陷入了“团体迷思”。
那怎么破解“团体迷思”呢?如果你是团队一员,那就不要害怕提出不同意见,哪怕这个意见看起来很愚蠢,而如果你是团队领导者,那你应该提倡包容这种不同意见,甚至作者还给了个更进一步的建议:你最好设置一个专门的“反对者”角色,当其他所有人意见都一致的时候,这个人必须提出反对意见,不管多勉强多荒唐。
五、乌合之众
乌合之众,描述的是一群临时聚集在一起、缺乏组织和明确目标的人群。他们的行为往往受到情绪和冲动的支配,缺乏理性思考和自我约束。比如在一些突发事件引发的混乱场景中,部分人可能会在群体氛围的感染下,参与打砸抢等违法乱纪的行为,而在单独状态下他们可能不会这样做。
《乌合之众》一书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群体”概念,并且第一次揭示了群体的心理特征。当人们有了相同的心理诉求,就有可能形成群体。而当个人一旦形成群体,就会出现智力下降、易于冲动和自信倍增的心理特征。群体当中的领袖,必须是一个意志坚定的人,一个能够提出断言的人——通过对断言的不断重复,以及情绪的感染,去引导群体。
六、羊群效应
羊群效应,也就是“从众行为”,是指行为上的模仿性和一致性,源于生物学对动物聚群特性的研究。
在群体中,个体往往会跟随大多数人的决策和行为,而不进行独立的分析和判断。在金融市场中,当看到大量投资者涌入某个热门投资领域时,许多人会不顾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盲目跟风投入,仅仅因为害怕错过所谓的“赚钱机会”。
金融投资决策中的羊群行为是普遍存在的,其发生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投资者信息不对称、不完全。模仿他人的行为以节约自己搜寻信息的成本。
(2)推卸责任的需要。后悔厌恶心理使决策者为了避免个人决策失误可能带来的后悔和痛苦,而选择与其他人相同的策略,或听从他人的建议。
(3)减少恐惧的需要。人类属于群体动物,偏离大多数人往往会产生一种孤独和恐惧感。
(4)缺乏知识经验以及其他的一些个性方面的特征。如知识水平、智力水平、接受信息的能力、思维的灵活性、自信心等都是产生羊群行为的影响因素。
总之,深入理解群体认知的这六个维度,对于我们洞悉社会现象的本质、避免盲目从众以及引导群体形成正确、全面的认知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只有当我们清晰地认识到这些维度的内涵和作用,才能在群体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出明智且独立的决策。
众人皆醉我独醒,是高风险的事。当大家都用手挖土的时候,你非要去造铁锹,容易引起群体的愤怒。
你就是群体里的普通人。先融入群体,再来守破离,比较靠谱。
一个也不能少,一个也不能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