爪迹笔记

解读‘白眼狼’现象:父母该如何理解和关爱孩子?

发表时间: 2025-01-23 09:46

解读‘白眼狼’现象:父母该如何理解和关爱孩子?

孩子小时候是不敢质疑父母的,当他们长大时,可能会小心翼翼地谈到曾经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希望能和父母谈论当年的创伤。

父母会伤心甚至恼怒,我们为你付出那么多,你为什么只记住这些?很多父母在找不到合适的话来回答孩子时,就干脆来一句,我们真是养了个白眼狼!

为什么很多父母喜欢说孩子是白眼狼呢?原因有如下三点:

一、他们能力有限,不能解决孩子的问题

《我的外婆从不内耗》中,作者的头发一直是左偏分,因为左脸上有一道两厘米长的伤疤。原因是,上幼儿园时,班里一个小朋友用手指头抠她的眼睛,她在挣扎时划伤了脸。

父母赶来把满脸是血的作者带到医院,因为和那个小朋友的父母是同事,他们就没有再追究此事。

不仅如此,每当小作者讲她在幼儿园被人欺负时,她父母总会说,他们为什么不欺负别人,专找你?你也应该大度一点,不要太小心眼,别人欺负你,你才更应该团结同学啊。

这就是典型的受害⁤者有罪论。

后来,作者被送到外婆家休养,外婆耐心地听作者的诉说,并教给她很多应付生活和学习中事情的方法。

到初中,作者就基本不被同学欺负了。因为那时长途电话费便宜了,作者一遇到难题,就打电话给外婆,外婆总会有好办法帮助她。

二、他们认知有限,不能接纳孩子的创伤

理解是一种奢侈品,它比金钱更难得。只有认知高于你又爱你的人,才能理解并愿意理解你。

对很多父母来说,生存已经耗费了他们几乎全部的精力。很多时候,不是他们不理解,而是他们理解不了。所以,他们才会理所当然地认为,所有的
创伤都应该在生养的恩情下消失。

前一段时间的热播剧《玫瑰的故事》里,⁢苏更生黄振华⁣去见家长,苏苏从小被继父强暴,母亲又一味压榨她,导致苏苏性格孤僻,对人充满戒备。

但是,黄振华和父母那种轻松和谐又充满爱的家庭氛围让苏苏感动。离开黄家,苏苏忍不住抱住黄振华说,谢谢你爸妈把你和黄亦玫养得这么温暖。

黄振华调侃道,不只是温暖,还很优秀吧?

热泪盈眶的苏苏瞬间被逗笑了。

三、他们精神贫瘠,才会把自己的痛苦和压力转移到孩子身上

松弛感是和能力成正比的,如果一个人谋生就占据了他大部分的精力,如果一个人甚至从来都没有思考过精神层面的问题,那他怎么可能给孩子提供精神上的理解和帮助呢?

不仅如此,他们还会把自己的困苦和不如意归因于孩子。要不是因为养你,我就不会这么辛苦。

在父母这样的意识中,孩子自然会有一种愧疚感和不配得感。

孩子还弱小,必须依赖父母才能生存。未成年的孩子几乎是没有勇气和能力反抗父母的,所以父母可以把自己的不如意宣泄在孩子身上。

他们认为,孩子不能赚钱,他们出钱养活孩子,当然可以居高临下,当然有权利对孩子提出要求,甚至指手画脚。

我们经常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比较,却很少想到,如果父母可以选择,自家的孩子还会选择自己做父母吗?

如果你曾是一个受伤的孩子,那么请做一个温暖的父母吧。蹲下身来,认真地听孩子的诉说,给孩子提供有力的帮助和支持,让孩子在阳光中健康快乐地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