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5-01-24 21:21
在杭州市妇产科医院的心理/睡眠门诊,26岁的小陈向主治医师周敏聪吐露,“临近过年,我变得烦躁不安,特别是接到家里的电话。”
回想起以往过年,与妈妈的相处成了小陈的“烦恼”,不被理解、唠叨、否定......“我真的不想过年了”,话语间,她的气息变得急促和颤抖。
周敏聪说,春节是举家团聚、辞旧迎新的特殊节日,可以给个体带来情感支持、归属感和稳定感。对大部分孩子来说,过年不仅意味着团圆、聚餐,还能放鞭炮、收压岁钱、逛市集......新年是被期盼的。
而随着年龄的增加,“过年”却变成了一件颇有压力的事情。在这期间,部分人在感受孤独,而另一部分人,伴随着团圆,面对众多的亲戚,会感觉被审视的目光包围,被比较、被评价,甚至被否定。严重者可出现失眠、不安和郁郁寡欢等症状。
以下过年“烦躁”事件清单,看你中招了吗?
· 被问成绩、工作工资
· 催婚催生
· 被评价长胖长残
· 人遇上满座亲朋要交际
· 房间被入侵,收藏被破坏
· 钱包受伤,红包-1-1-1
· 与伴侣争执在哪过年
· 同学聚会时的尴尬不安
· 与父母起争执
· 在被比较的氛围下,对未来不确定,丧失信心
十问九中!年轻人如何缓解过年“焦虑”?
学会倾诉
如果感受到来自家庭的压力,比如父母的唠叨和否定,可以表达自己受伤的心情,通过沟通和倾诉,使沟通双方互相了解对方的意图,相处更轻松。
接纳自我,允许自己不优秀
在被各个维度审视评估的情况下,我们不可能完美,但不完美才是常态。如果感受到带刺的目光,及时表达不悦,同时用宽容的胸怀拥抱自己,关怀自己,心情更坦然。
均衡饮食、规律作息和运动
过年期间,聚餐、守夜少不了,但在长时间的假日里,仍然建议每日规则进食,享受充足的睡眠,同时结合适量的运动,保持一些愉快的兴趣和社交,可以让生活更有质量。
学会“辞旧”和“迎新”
借助过年,通过团圆、返乡、旅行或感受传统文化习俗等方式,释放压力,体验当下,增加积极情绪,祈愿并拥抱更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