爪迹笔记

消化科“抗癌战士”自述抗癌经历,为你照亮前路!

发表时间: 2024-11-19 18:43

消化科“抗癌战士”自述抗癌经历,为你照亮前路!

资料来源

[1]卢国朋.“胃来肠久”的斗争——胃肠道癌知识科普[N].山西⁧科技报,2024-10-29(A05).

[2]龙娟,杨慧,王学梅.综合护理干预对食道癌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J].生命科学仪器,2024,22(05):243-245.

[3]赵雅丽,张秀真,宋伟霞,等.护患合作模式下精细化干预在食道癌化疗患者中应用[J/OL].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1-10[2024-11-19].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1.5257.R.20241011.1822.044.html.

2010年,45岁的李韬小以优异的成绩闻名乡里,最终考入医科大学,开启了他的医学之旅。他勤奋好学,一路深造,最终成为了消化科的主任。尽管身居高位,李韬依旧坚持长居一线,亲力亲为地为每一位患者诊治,但他的所作所为似乎并没有为自己带来好运。

李韬为了多看几个病人,每天中午吃饭速度都很快,几乎是狼吞虎咽,但从半个月前开始,李韬每次吃饭时都会出现一股哽噎感,这股感觉还越来越明显。但李韬只觉得是进食速度太快,用水送了送后,这股感觉便慢慢消失了,他也就没太放在心上。

但日子一天天过去,李韬的哽噎感逐渐进展为胸骨后一股异物感,像是有什么东西卡在那里,不上不下,这种感觉在吞咽时尤为明显。也正是因此,李韬只能放缓进食速度,小心翼翼地咀嚼每一口食物,也让他心里有了些不好的猜测,但因为工作实在繁忙,他便还是决定再观察一段时间。

约莫过去了十来天,李韬像往常一样坐在诊室里看病人,端起桌上的水杯抿了一小口,水却在食管里停滞,他用力一咽,那口水才入肚。李韬心中瞬间警铃大作,他想起单位安排的体检他还没来得及做,趁着今天病人不算多,他赶紧去照了个片子。

李韬的这些症状,包括哽噎感、胸骨后异物感和喝水困难,可能是食管癌的信号。食管癌是一种恶性肿瘤,发生在食管上皮细胞中。这些症状的出现,可能是由于肿瘤的生长导致食管狭窄,影响食物和液体的通过。

影像学结果显示,他的食管中段出现了局部增厚,CT扫描显示食管壁不规则增厚,伴有周围淋巴结肿大。这些结果提示他可能患上了食管癌,需要进一步的活检来确定诊断。

李韬而后完成了食管内镜下活检,在等待结果的日子里,他夜里辗转难眠,但还是迎来的最不想面对的结果。活检结果显示,李韬的食管组织中发现了恶性肿瘤细胞,确诊为食管癌中晚期。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打击,李韬虽然感到震惊,但他很快调整好了情绪。作为一名医生,他深知积极面对和科学治疗的重要性,他决定积极接受治疗,与癌症抗争到底。

手术后,李韬开始了化疗,化疗药物的副作用让他饱受折⁣磨头发逐渐脱落,食欲大减,肝功能出现异常,白细胞数量也降低。尽管如此,在妻子的陪伴和鼓励下,他坚强地挺过了这段艰难时期,他的妻子不仅在生活上给予他无微不至的照顾,还在精神上给予他巨大的支持。

化疗药物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也会对正常细胞造成一定的损害,尤其是那些快速分裂的细胞⁧,如毛囊细胞、胃肠道细胞和骨髓细胞。这就是为什么化疗患者会出现掉发、食欲不振、肝功能异常和白细胞降低等副作用。尽管如此,这些副作用通常是暂时的,治疗结束后会逐渐恢复。

实际上,李韬一开始也没有抱太大希望,他只是想着走一步算一步。结果没想到的是,时间一⁩晃而过,11年过去了,他再也没有出过复发的情况。2021年10月15日,李韬再次进行复查时,检查结果显示,他身体的各项指标基本完全恢复正常,这意味着他成功战胜了癌症,堪称是一次临床史上的奇迹,报社记者都纷纷慕名前来采访报道他的事迹。

中晚期
癌症的存活率相对较低,主要是因为此时肿瘤⁨已经较大,可能已经侵犯到周围组织或发生远处转移。这使得手术切除变得困难,而且即使手术成功,复发和转移的风险也较高。此外,中晚期癌症患者的身体状况往往较差,对治疗的耐受性降低,这也影响了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记者拿着话筒,好奇地询问道:“李医生,听说食管癌中晚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非常低,请问‭您是如何做到坚持抗癌11年不复发的呢?”李韬平和地道:“我自己是医生,11年的抗癌之路,我通过不断地翻阅典籍和文献,总结了自己和其他癌友的抗癌心得,最后得出了3个宝贵又低成本的方法,跟着这3点经验去做,多活十几年甚至二十几年都不是问题!”

食道癌患者在生活中应该注意些什么?

1.饮食调整 过硬过烫的食物

李韬自从患病后,便在饮食上格外注意,从来没碰过过于坚硬或者滚烫的食物,因为他明白,过烫的食物会对食道黏膜造成高温刺激和损伤。食道癌患者的食道黏膜已经因为疾病而变得脆弱,如果再受到过热食物的刺激,不仅会加重黏膜的损伤,还可能引起食道痉挛,导致疼痛和不适。

对于还未行手术切除的患者而言,食道往往因为肿瘤的压迫而变得狭窄,如果再进食过硬的食物,如坚果、烧饼等,这些食物在下咽过程中可能会划伤食道黏膜,甚至损伤肿瘤上的血管,导致出血。因此,食道癌患者应该避免吃过硬的食物,以减少对食道的刺激和损伤,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2.不要强行吞咽

李韬在确诊食道癌之前,经常强迫自己尽快将食物咽下去,但这个行为对食道非常不好。在进食时如果强行吞咽,可能会引起食道痉挛,导致恶心呕吐、疼痛和胀麻等感觉,并且食道狭窄的部位对冷食刺激十分明显,容易引起食道痉挛,因此进食以温食为好。强行吞咽还可能划伤食道黏膜,诱发出血症状,进一步加重病情。⁧

此外,食道癌患者可能会出现食道狭窄或肿瘤阻塞食道,使得食物难以顺利通过。强行吞咽不仅会引起剧烈的疼痛和不适,还可能刺激局部癌组织,导致出血、扩散、转移,甚至加剧病情。因此,当食道癌患者感到吞咽困难时,应避免强行吞咽,以免加重症状和并发症。

3.保持良好的作息

李韬自从出院后,便学会了调节生活与工作,虽然依旧在岗,但不再像以前一样逼着自己高强度的工作了,每天都会保证自己拥有高质量的8小时睡眠。作为医生,他很清楚睡眠对于病情恢复而言是多么的重要,更何况是身体虚​弱的癌症患者。

首先,规律的睡眠和休息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治疗过程中的压力和不适。其次,良好的作息有助于维持消化系统的健康,减少因消化不良引起的不适。此外,充足的休息还能帮助患者保持积极的心态,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规律的生活习惯是身体康复的重要保证。良好的作息可以帮助患者维持正常的生理节奏,增强免疫力,减少病情的波动。不规律的作息,如经常熬夜,可能会导致身体机能下降,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加重病情。

如果食道癌患者存在睡眠障碍,应该学会及时消除不良的心理,保持平和稳定的心态;保持规律的作息和睡眠,避免长时间白天卧床;晚上醒来后尽量不要看时间,减少焦虑感;睡前避免参与引起大脑兴奋的活动,如看紧张刺激的节目、听节奏强的音乐等。此外,睡前泡脚或泡澡、听轻音乐也有助于放松身心,促进睡眠。

(注:《回顾:消化科主任食道癌中晚期,抗癌11年未复发,3个心得分享给你》人名均为化名,部分图片为网图;文章禁止转载、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