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5-01-29 19:04
一一甲辰年除夕小记
▓ 王增陵
2025年1月28日,是甲辰龙年除夕。小李8点多钟就回家过年了。这个年,只有我和之锡两个人过。虽然谈不上热闹,但是,我们还是过得很开心。
吃过早饭,我把大门上的旧福字换上新福字,把楼梯间铁门上的旧对联,换上了新对联。一股喜气,便扑面而来。
王安石《元日》诗云: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新桃换旧符”,果然效果明显,家里家外,很快就有了新年气氛。
“春风送暖入屠苏”,我们在中学学这首诗时,老师把“屠苏”解释为一种酒。我们从未怀疑过。尽管心里也嘀咕过:为什么春风要把温暖吹入酒里呢?
前几天,在网上看到,有人认为,“屠苏”应指茅草屋。因为屠苏是一种草,这种草可以用来盖屋。我以为,这个解释更贴切。
于是,我找“度娘”问一下。这才发现,“屠苏”有多种含义。
1,药酒名:屠苏酒是一种传统的中国药酒,通常在农历正月初一饮用,以避邪和预防瘟疫。据说屠苏酒的配方由汉末名医华佗创制,包含多种中草药,如大黄、白术、桂枝、防风、花椒、乌头、附子等。
2,房屋名:在古代,有些房屋的屋椽上会画上屠苏草作为装饰,这样的房屋被称为“屠苏”。例如,南北朝时期王褒的《日出东南隅行》诗中就有“飞甍雕翡翠,绣桷画屠苏”的描述。
3,帽名:屠苏也是一种帽子的名称,这种帽子有檐,形状类似于房屋。
4,屏风名:屠苏还是古代一种屏风的名称,出自《魏略》。
显然,屠苏的4种含义中,第2种“房屋”,更切合王安石的诗义。
为什么当年的老师一口咬定,屠苏就是一种酒呢?也许是老师的老师教的,后来者从未想过质疑,深究。
其实,我也是有过不解的。我也没想过可以上网查一下。若我知道“屠苏”也有“房屋〞的含义,我肯定也能发现,前人解错了。我也是个从众者。
明代学者李贽在《题孔子像于芝佛院》中说:“儒先臆度而言之,父师沿袭而诵之,小子蒙聋而听之。万口一词,不可破也;千年一律,不自知也。”说的正是我们啊!
我家自号“梦石草堂”,除了石头,别无长物,逼仄简陋,与茅草屋无异。于我而言,那满屋的石头,就是春风,时时吹拂,心旷神怡。
除夕上午,我给架上的石头除尘。朝南的大房间两面墙上,上下三排,十几隔壁柜,几百块小石头,已经有3年多没有清理,人物动物都灰头土脸。前几天,小李大扫除时,我没让她动石头。我得自己来做。结果,从上午8点一半一直做到中午12点半,才把这几百个小石头清理完。
我干活,之锡就坐上在籐椅上,让“小爱同学”点歌助兴。熟悉的老歌,一首接一首,把我们带回从前。
干完活,看到这一个个神清气爽、精神焕发的小石头,我丝毫没有累的感觉,内心只觉有春风拂来,滿是欣慰。
清理中发现一块小戈壁石,像一个戴绒帽的萌娃,胖嘟嘟,笑嘻嘻,拱手作揖,在拜年呐。这小家伙这时候赶来亮相,莫非天意?
两人吃饭,特别简单。中午两菜一汤:笋干烧肉,素什锦,鸡汤。晚上之锡想吃粥。把中午剩饭烧成白粥,一人一碗,半根乳黄瓜,就解决了。这顿年夜饭,省时省力,两人都觉得吃得真舒服。
两个人的除夕,过得也蛮有意思。
王增陵,祖籍福建永定,生于江苏南京。插队老知青,资深媒体人,奇石爱好者。著有《人生处处有风景——王增陵随笔集》《奇石雅记》《金陵石痴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