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5-01-23 11:00
每一只猫都有自己的性格,也有各自行为的标签。
今天我们来聊聊“爱叫的猫”和“不爱叫的猫”之间的差别。
这看似简单的叫与不叫背后,居然还隐藏着不小的差异!
爱叫或者不爱叫,首先反映的或许是猫咪 的性格。
一般说来,爱叫的猫咪通常都是更外向、更活泼的小猫。
一项动物行为学研究表明,爱叫的猫咪更渴望与人类开展互动,它们试图用自己的声音主动开启交流。
猫通过自己的叫声,表达着自己求玩耍、求陪伴、求关注等诸多需求。
而在社会化的过程中,爱叫的小猫通常也能更容易适应环境。
比如进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或者遇到陌生的人,爱叫的小猫可能会处理的更好。
因为它们会用自己的声音来感知和回应陌生的一切。
对于不爱叫的小猫来说,它们的性格往往更加的独立、安静、内敛。
有研究指出,不爱叫的猫咪会更享受独处的时光,它们不太依赖叫声来与外界进行。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这些小猫不需要沟通交流,只是说,它们的交流方式会更加的内敛。
比如,它可能会静静走到你身边,就是安静地看着你,或者轻轻蹭蹭你,以期你能明白它想要表达的意思。
对于爱叫的小猫,它们表达需求时往往是直接的,你可以很直观地看到它需要什么。
比如当猫咪感到饥饿时,它会用连续的叫声来提醒你,哪怕你还在睡觉,它可能都会直接把你叫醒。
比如想要你陪它玩耍,它也会用大声喵喵叫来引起你的注意。
研究表明,猫咪这种“直求”的表达方式其实是源于对主人高度的信任。
它们相信,你会迅速它们的需求,所以它才会表达的如此直接。
而对于不爱叫的小猫,表达需求的方式则隐晦许多。
如果它饿了,它可能会静静坐在饭碗前,或者趴在吃饭地点的附近,直到你发现它的这种变化。
如果想要你陪它玩耍,它可能只是走到你身边,坐着或者躺着,眼神温柔地看向你。
而对于这种小猫,也就要求你需要更加懂得猫咪“无声”的语言。
不叫不等于没有需求,而是需要你更加理解猫咪的需求。
当猫感觉身体不适时,它会选择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
而关于这一点,爱叫的猫和不爱叫的猫,其表达方式的差异也很大。
爱叫的猫咪,会更擅长用叫声表达异样。
一项研究表明,猫咪在感到疼痛或者不适时,可能是会通过叫声引起主人的注意。
比如患有泌尿系统疾病的小猫,当它感觉疼痛时,它就会大声地喵喵叫,并试图让你理解它经历的痛苦。
而对于不爱叫的猫咪,其默默忍受不适的可能性则更大。
它不会通过叫声表达不适,它甚至会隐藏自己的不适。
它会减少活动,安静地蜷缩在一个角落,不声不响。
爱叫的猫和不爱叫的猫,其实都是在用自己的方式与你沟通,与这个世界沟通。
当你了解到这些差异时,可能也就能找到更好的与猫相处的方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