爪迹笔记

释放空间,体验清爽生活——从断舍离开始

发表时间: 2024-11-20 14:11

释放空间,体验清爽生活——从断舍离开始

(已开通自动维权,请勿抄袭)

断舍离,其实是一个“新的自己”和“旧的自己”斗争的过程。


脑海里一个声音在说:“这豆浆机一点都没坏,还能用呢,为什么要扔?这也太浪费了!”


可是脑海里,又有另一个声音在说:“你看看都发黄成啥样了,脏成啥样了?这还能进嘴吗?身体重要还是东西重要?”

于是我心中的砝码,一会儿偏向左边,一会儿偏向右边,摇摆未定,如同墙头草。


似乎有同样足够的理由,说服我“丢掉”和“留下”。

这时候,就看我的此刻的心情,去和留,哪一方占上风了。


在某宝网上搜了一下,竟然连购买记录都搜不到了,本来还想看看是哪一年购买的。


“家里另外有一个全新的豆浆机,还留这个破烂玩意儿干什么呢?除了占地方,还有什么用处?”

“扔掉”方的辩手又发言了,重拳出击⁨。


“万一……呃,万一哪天新的坏了呢?不是拿它可以作为候补吗?……但是这老化发黄,洗也洗不干净了,磨出来的豆浆真的还能喝吗?”


“留下”方的辩手底气不足了。


“啪!”我拍板决定了,扔掉!毫无留恋的扔掉。


同时鄙视我自己一下,我这“葛朗台作风”,要是连这么破烂的‬玩意儿,都不能痛快决定扔掉的话,我也完犊子了᠎。


再来看看这几个杯子,又要进行一番艰难的思索、衡量了。

紫砂杯是别人送的,但是我从来不用,之所以一直留着它,是因为我不忍心看到,它被扔在地下,“磕啦啦啦”,砸得粉身碎骨的那一幕惨象——还是扔掉吧。


两个黄颜色的保温杯,几乎用不上,现在休息在家,都是用煮茶器喝热的,还可以煮花果茶,红茶,就算偶尔出门,这两个杯子,也并不适合带出门。

个子最高的粉红色保温杯,是女儿上初中时候用的,到现在为止,保温性能还特别好,所以,我找不到扔它的理由。

灰色的,是一个紫砂内胆的保温杯,虽然紫砂的杯子适合泡茶,但是它的容量实在是太小了,我要是出一趟门,带着一杯水,几口就喝完了不说,而且还比同容量的其他杯子重。


出门用的杯子,我的需求是“轻+容量大+保温”,这里就没有一个符合要求的。


接下来,看一看这几样厨房工具,对它们的评价是:“即使100年用不上,也不觉得缺它们”。

有人说打蛋器可以用,我觉得还没有筷子好用,也没有筷子好洗。


有一个分量特别重的夹核桃用的夹子,快有20年了,没有上岗工作过一天——全家都不喜欢吃核桃,就算过年的时候偶尔有核桃,现在也是纸皮核桃,手捏一下就开,最多用牙咬一下。

没扔它的理由是因为“分量重”——真是奇奇怪怪的理由啊,感觉就算卖废品,重的也比轻的值钱些。


但是那个大勺子,“重”又成了不想用它的理由,谁整天扛个大勺子吃饭啊,饭没吃完,手腕都得扛酸了。

这个类似于漏勺的东西,我更不知道做什么用了,难道是用来捞火锅里的丸子?它的使用范围就这么小众吗?有没有人能告诉我,它还能用来干什么?


每次从家里古老的角落里,清理出一批经年累月的“鸡肋”,总会有一种畅快感,就像是常年便秘的人,突然来了个酣畅淋漓。

又为打造整洁宽敞的家,贡献了一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