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5-01-22 14:04
天地万物,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每一物种既具有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也具有对自然环境变化的能动性和适应性。
亦如“加州地松鼠”为了适应环境的急剧变化从一种典型的草食动物转变为主动捕食小型昆虫和其他小动物的杂食动物。再如“水果之王”榴莲,为了适应多变且严酷的自然条件,而选择在降水量低于1毫米的15天干旱期后开花,由此揭开了榴莲比想象中更加耐旱的真相。
视频截图
北部囊鼠,美国北部大草原和西部牧场的一种小型啮齿动物,你是否能够想象,这一小小的身躯,竟能够成为一座火山生态复苏的重要力量。让人类见证了自然生态顽强的韧性与动物个体生存的信念与极限。
有“美洲富士山”之称的美国圣海伦斯火山,是北美最活跃的火山之一。1980年5月18日,圣海伦斯火山爆发,释放出150万吨二氧化硫和5.4亿吨火山灰,浓厚的火山灰遮天蔽日,使得这场灾难不仅瞬间摧毁了周围10公里内的植被,还造成了长达数十年的生态影响,包括表层土壤的重创造成土壤微生物和植被的大量死亡。
直到现在,这次火山爆发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生态破坏以及经济损失仍然触目惊心。尽管时间流逝,但圣海伦斯火山周边地区的生态恢复仍然需要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植被的重新生长需要土壤微生物的复苏,而这些微生物的恢复又依赖于适宜的环境条件。此外,火山爆发还影响了当地动植物的生存和繁衍。一些物种因无法适应突变的环境而灭绝,而另一些物种则努力适应新的条件,寻求生存的机会。
面对如此严峻的生态危机,科学家们将希望寄托于火山周边区域深层土壤的潜在活力。他们认为,尽管高温和火山灰的相互作用导致表层土壤失去了活性,但深层土壤中可能仍然存活着细菌和真菌。将土壤深处残存的细菌和真菌“挖”到表层,可能成为这片土地重焕生机的关键。
于是,他们将目光投向了挖土能手——北部囊鼠(Thomomys talpoides)。北部囊鼠的独特之处在于拥有皮颊囊,这一器官的功能与常见的其他地面上的啮齿动物不同。北囊鼠的颊囊并非用于储存和搬运坚果或种子,而是用来存储和运输土壤,甚至能将颊囊内的土倒出进行清洁工作。有研究认为,每只北部囊鼠每月能松动多达227千克的土壤。
为了验证猜想,科学家在特定区域放置了几只北部囊鼠,仅让它们活动24小时,期间它们可以自由活动。令人惊讶的是,一段时期后,北部囊鼠活动过的区域就长出了丛枝状菌根(AM),而它们未曾造访的区域植株则没有出现类似的变化。菌根是植物根系与真菌形成的一种共生结构,对于植被的恢复至关重要。6年后,那些北部囊鼠短暂造访过的地块上,已郁郁葱葱地生长出约4万株植物,甚至吸引并恢复了本土的北部囊鼠种群;而未曾放置北部囊鼠的区域则依旧荒凉。
为何体型小巧的北方囊鼠能触发火山生态的再恢复?这也证明了,包括北方囊鼠在内的众多物种,不仅是大自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更是生态系统中无形的工程师。北部囊鼠以其独特的生存方式,不仅促进了土壤的松动和植被的生长,还间接为其他生物提供了栖息地和食物来源,形成了一个复杂而精细的生态链。在这个生态链中,每一个生物都扮演着独特的角色,共同维系着生态平衡。因此,保护生物多样性不仅是对这些微小生命的尊重,更是对整个人类生存环境的负责。我们应该意识到,每一个物种的存在都有其独特的意义和价值,共同构成了这个丰富多彩的自然世界。
参考链接:
1.
2.
文/Cherry 审/Pierre 编辑/Lea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