爪迹笔记

重塑杭州城西:区域活力重塑探索

发表时间: 2024-12-06 11:36

重塑杭州城西:区域活力重塑探索

我是杭州人,读书的时候在杭州城西的日子比较多,前几日去了一趟老城西,延文三西路走了走,眼前的萧索看着真是很难受,这片地方承载的那么多老城西人骄傲的记忆,以前大学林立、商铺遍地、人潮涌动。现在的景象虽不至于萧条,但是也差不了太多。沿着文三西路,从古翠路往西走到丰潭路,街道两旁有一半的店铺的关门的,延丰潭路往天目山路稍微走了走,比文三西路更严重,几乎所有门店都是关门的,原来的老城西何以没落至此,心中难掩悲戚。

城市的发展必然是好的,像杭州这样的城市,往外扩张是必须的,一条条主干道、快速路往四周延升,发展了一块一块郊区,以前的钱江新城钱⁨江世纪城滨江下沙乔司、
临平崇贤、三墩北、未来科技城甚至云城,可唯独在主城内一些老城区出现了空心化的现象,老城西就是明显的例子。这里因为长期不更新,大部分区域变成了老年人的乐园,因为一个᠎西溪湿地更是隔断了如日中天的未来科技城和古荡的联系。

文一西‌路又要西延了,文二西路也要打通了,只有文三西路还只能到达西溪湿地东。西溪湿地隔壁的五常街道五常大道又要往西延升到老余杭了,绿汀路已经到绕城西线抵达西溪湿地西边了。就是因为这个湿地,两地形成了物理屏障无法跨越。如果文三西路继续往西呢?不管是连接五常大道,‪还是连接绿汀路都能有效的解决老城西的交通屏障,重新激发老城西的活力,另外更能有效分担天目山路的交通压力,让城西最后一个断点连接在一起。

今年是新一轮城市更新的元年,为了激活房地产的活力,上头的政策一波接一波,老城西也应该分一杯羹,老城西的老小区很多,拿古荡新村为例,1989年建成的小区,房龄已经30多年,不少户型还是房改后的老走破房型(厨房卫生间和房间分开),地面停车压力巨大,还有一个古荡小商品市场矗立在那儿不尴不尬。这块地完全可以再开发原拆原建,保留古荡小学和中学,原小区居民整体拆迁搬入益乐路东面,益乐路西面全部开发为电商产业园区/直播产业园。一来解决低效用地的尴尬,二来引入新兴产业带活区域竞争力,三来解决附近学校就业压力(浙江财经大学、杭州科技职业学院、杭州电子信息学校),四来解决城西这批老电脑城的业务渠道,五解决政府管理压力。

打通路网、更新老旧小区、引入新业态、激活区域活力、提升就业、拉动消费、解决出行压力、提升管理效率,期待ZF的智慧